最新消息
為著欲服務閣較濟失智的序大佮家庭,有民間的基金會開六冬的時間募款起失智照護家園,19欲辦落成典禮,按算9月正式投入服務,欲打造失智友善的社區環境。
文字/攝影記者:林緯廷
文字/攝影記者:林緯廷
中華聖母基金會聖仁失智照護家園籌建6年落成,19日啟用儀式,衛福部長薛瑞元、嘉義市長黃敏惠、嘉義縣長翁章梁、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陳美惠出席,薛瑞元表示,全國約30萬失智人口,將依據失智人口的地區分布投入照護資源。
嘉義縣首座社區式多功能身障服務中心在朴子!嘉縣身心障礙人口達3.8萬人,占人口數7.7%,排名全台第3高,光朴子就有3173人,為照顧更多身心障礙朋友,選擇在與民眾交通、生活圈息息相關的朴子成立成年身心障礙者綜合型社區式服務據點,今「樸仔多功能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」揭幕,承辦的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陳美惠強調,成立初衷就是想讓身心障礙朋友和家人不再無助,在這座「島嶼」可以獲得安定和支持力量。
國內照顧失智老人的「團體家屋」,不只在園區練習團體互動,還會固定到便利商店賣咖啡、跟顧客聊天。
台灣目前的失智病患已經超過30萬人,估計到了民國120年每100個台灣人就有兩人失智;到了130年增加到3人;10年後再增加1人,等到民國150年,每100個台灣人就有5人失智。
阿里山地區幅員遼闊,一名7旬鄒族奶奶獨居又難自行料理三餐,吃一碗麵需走約2小時,或仰賴兒子送便當,生活不易,天主教中華聖母社會福利基金會募款籌建阿里山老人食堂,預計下半年啟用,讓長輩可在食堂共聚,享用熱騰騰餐食。
疫情使弱勢處境更形艱難,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發起「疫情送暖 用愛陪伴」公益行動,攜手一粒麥子基金會、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、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3間公益團體,透過實體、數位捐款支持疫情期間購買愛心生活物資箱,幫助弱勢家庭維持生活基本需求。此外也提供超商打氣咖啡,慰勞與3個團體於疫情期間併肩合作的社工、居服員、復康巴士駕駛等前線防疫人員。
國際崇她嘉義社愛心滿滿發揮社團力量回饋社會,捐贈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復康巴士1輛,將協助接送失智長輩,希望藉此拋磚引玉,鼓勵社會大眾支持失智症照顧家園籌建計畫。
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,而以縣市來看,嘉義縣為全台人口老化最嚴重的,老化指數高達226.15%,簡單來說,65歲以上人口是14歲以下人口的2.26倍,且因人口外移嚴重,所以獨老或老老照顧的狀況相當多。眾所皆知,資源分配難免有城鄉差距,以長照來說,在偏鄉更是可以明顯感受到。成立逾20年的地方社福機構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,至今深耕嘉義,深知長輩們的需求和生活困境,他們陸續成立日照中心、老人食堂、失智團體家屋和全台首創的到宅沐浴車,甚至克服遙遠路途前進阿里山部落服務。
下山一趟、往返家裡到市區要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,很難想像現年60歲的阿燦伯,長年獨居在破舊的祖厝,一年出門最多3次,因為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的他,出門相當不便也很辛苦。住在嘉義梅山山區裡的阿燦伯,居住環境相當簡陋、不便,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澡,沒有廁所就只能拖著病軀向鄰居借,這期間他還一度病倒險沒命,多虧社工發現及時送醫,否則後果不堪設想。